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专栏 >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 贯彻落实 > 图片展示

国产GBAS系统设备通过验收,让机场管制飞行更高效
来源:默认部门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1日 编辑:新闻中心

  “12月1日,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地基增强系统(GBAS)建设工程自验收会上,机场新增的国产GBAS系统设备满足规范要求,顺利通过验收。”电科西北相关负责人高兴地说,这标志着国产GBAS系统设备正式开始部署。

  长期以来,各国民航主要使用仪表着陆系统(ILS),但ILS作为精密进近主要手段,却极易受场地条件变化、干扰影响,致使着陆信号不稳定,在维护或飞行校验期间,ILS还存在运行风险。与之相比,GBAS技术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运行成本低,一套GBAS地面设备能服务多条跑道、支持曲线进近,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天气影响,极大提高机场容量和运行效率,成为包括中国民用航空局在内的世界各国民航重点推进的一项航行技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基本前提。

  为扎实推进GBAS系统设备国产化,电科西北民航地基增强系统(GBAS)研究创新团队刻苦攻坚,突破了地基增强处理、完好性监测、电离层风险处理等多项关键技术,设计开发了GBAS地面设备原型样机和正样系统,推出了LGF-1A型GBAS地面设备,并于2019年12月20日获得中国民航全球首张导航监视设备使用许可证书。

  “这是中国民航颁发的首张GBAS设备许可证,同时又是颁发给国产设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民航地基增强系统(GBAS)研究创新团队成员表示,这标志着国产精密进近导航设备实现了零的突破。LGF-1A型GBAS地面设备,是自主创新的国产导航设备,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有力提升了中国民航自主创新能力,对促进中国民航导航新技术应用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GBAS地面设备,能够解决繁忙机场因空域受限、机场容量饱和及特殊机场场地受限,缺乏精密进近着陆手段的问题,让飞行更灵活性、经济性、安全性,提高机场容量,提升管制和飞行运行效率。”民航地基增强系统(GBAS)研究创新团队成员表示,通过实施基于GBAS导航性能增强的卫星着陆系统,可使每次进近减少3分钟飞行时间,按照2019年中国民航起降架次数据计算,每年可为航空公司节省燃油96万吨,节省运营成本57.8亿元,减少碳排放198.9万吨。

  随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电科西北民航地基增强系统(GBAS)研究创新团队正在LGF-1A型GBAS地面设备基础上,基于北斗双频多星座GAST-F运行概念,研制满足更高运行标准的新一代GBAS地面设备。

  志存高远,星耀蓝天。未来,西北民航地基增强系统(GBAS)研究创新团队,将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把科技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作放在更加重要位置,力争形成空管星基导航方向全面的技术和产品体系,以星基导航为契入点,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的国产导航设备,全面支撑中国民航实施PBN(基于性能的导航),推动北斗导航民航应用,成为主导民航导航基础设施发展的排头兵和先锋队。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