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专栏 > 全国科技工作日 > 创新团队

36所航天通信某创新团队:出发,向浩瀚星空!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27日 编辑:新闻中心

  火焰喷射、浓烟滚滚,伴随着大地轻微的震颤,火箭在巨大推动力下冲天而去。

  作为戈壁滩上的一员,36所航天通信某创新团队仰望星空,心潮澎湃。这是他们铸就航天梦想的茫茫天地,这也是他们开启梦想新征程的新起点。

  

  怀揣赤子之心,永存敬畏之情

  “看到卫星随着运载火箭消失在云间时。我想的是尽早赶到北京的在轨测试现场,盼望第一时间看到载荷开机工作时正常的,感觉有点像高考后等待结果时的焦虑心情。”集团首席科学家陆安南回忆道。

  作为航天通信某领域的开拓者,从无到有的经历,其中探索与解决难题的艰辛不言而喻,在成功的背后是巨大压力的承载和无限精力的倾注。全国人民在庆祝发射成功之时,对于负责卫星有效载荷系统的创新团队来说,这不过是迈出了第一步。

  当具有特殊意义的第一批数据从遥远的天际顺利落地,在欣喜之余,定位问题却成为了团队的心头大石。在如此重压之下,团队本着“问题一定得解决,问题必须要解决”的坚定态度,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在36所领导大力支持下,组织所里核心力量,采取多方面举措,披星戴月、夜以继日地连续攻关,终于成功将定位点从大海“捞”上了岸。

  “成功的那一刻,用户单位比我们还高兴,直说‘上岸了’‘成功上岸了’!”回想起那段被数十位用户齐齐围住,凝神注视的时光,集团首席专家郭细平感叹道,“至今碰到当时的用户单位成员,他们第一句话就是‘登陆成功’!然后相视一笑谈起那时的‘海底捞月’。”

  疾风知劲草。正是因为这次“海底捞月”行动的完美实施,推动了我国航天通信某领域装备能力建设的快速发展,也奠定了36所在我国航天通信某领域的核心地位。

  

  “严、慎、细、实”,奔赴更广大的星辰大海

  成绩得益于勇于探索突破的科研精神,得益于敦本务实脚踏实地的科研态度,得益于凝心聚力、戮力同心的团队合作,更得益于每一个人对航天事业源源不断的向往与憧憬。

  成立以来,团队承担40多颗卫星载荷装备研制任务,实现了5个国内第一,撰写论文50余篇,发布企业标准10余项,出版专著一部,授权专利60余项,获得了省部级奖励10项,包含国防科技进步奖4项、集团科技进步奖4项、军队科技进步奖2项的荣誉。

  经过多年发展,团队已成为我国航天通信某领域核心力量,开拓了该领域新一代装备的创新发展之路。创新团队在陆安南和郭细平的带领下,已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人才梯次团队,团队还包括集团高级专家2人和集团专家4人,其中,8人作为型号总师牵头组织开展航天科研工作。

  正是因为饱含对航天梦想的满腔热情,他们可以端坐在仪器前,看着大同小异的波动数据连续不断地穿梭。哪怕这些数据在别人看来既枯燥又繁琐,像是在一片数据海洋中寻找一滴特别的水珠,但他们乐此不疲,因为只有这样一遍又一遍地仔细端详,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才能紧紧抓住微小波动背后的潜在风险,并将隐患消除在地面。

  正是因为饱含对航天梦想的满腔热情,他们有能力、更有冲劲在项目中创新性地采用前沿技术。作为我国航天通信某领域的先行者,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为了达到更好的系统能力,他们刻苦钻研、大胆突破,攻克了该领域一系列关键技术。

  正是因为饱含对航天梦想的满腔热情,他们可以顶着巨大的压力,在靶场现场一呆就是几个月,每天从睁眼到入眠,满心满脑只想着项目,加班加点地连轴转,只为了抓紧每一分每一秒,交出更完美的答卷……

  在他们看来,航天项目中只有“0”与“1”的区别,哪怕是极其细微的小问题也逃不过他们的火眼金睛,正如引领着他们的航天精神所说的“严、慎、细、实”,他们用实际行动,脚踏实地践行着高质量的航天事业。

  那里,有他们的崇高事业!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