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物风采

眼里有光 心中有梦 脚下有路——记中国电科首席科学家胡小全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09日 编辑:任皓岩

  “如果用石膏固定的脚走路、负重的话,会造成肢体肿胀,甚至可能会造成石膏断裂,骨折移位。如果非要走路,必须要在双拐的辅助下进行走路。”医生严肃地跟他说道。这一年他已经58岁了,他未遵医嘱,整整一个冬天,脚踝打着石膏,腋下架着双拐,一点一点挪动进入会场,参加所内重要的技术评审会、技术研讨会,缓缓地挪开座椅,放下双拐,静静地坐下开会。行动的不便,伤病的折磨,丝毫没有影响他敏捷的思维,没有改变他执着的精神,没有改变他严谨的态度。会上他认真聆听年轻人的发言,深入思考,把握着技术发展方向和项目节点的重大技术决策……

  

  他就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首席科学家胡小全。

  出成果 出人才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胡小全的率先垂范和身体力行时刻感染着年轻人,他常常组织青年队员开展技术研讨、疑难问题会诊,并倾囊相授。从冰雪到绿地,那是冬天走向春天的路;从失败到成功,那是他冒着风霜雨雪,带着团队在外场联试了N次;从彻夜不眠的实验室到寂寞荒凉的联试场,每一次技术攻关都是他和团队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胡小全常说,出成果,出人才,反之则不通。年轻人只有在“想干事、能干事、多干事、真干事、干成事”的过程中才能成才。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年轻人科研不能急于求成,要精益求精、刻苦钻研。科研流程从方案的论证到工程的研制再到试验验证,每一个步骤都不能逾越,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前期论证充分,才能在后期形成精品装备。

  “明星产品”的诞生

  1987年12月31日,这一天,北风呼呼地吹着,黑夜笼罩着大地,看不出哪里有星,何处有月,晚上十一点多,所区内一片安静,只有路灯努力地发出微弱的光。胡小全和总师走出办公楼,抬头望望天空,多日来的疲惫一扫而空,彼此会心一笑。“终于在今年的最后一天,任务完成了!”胡小全开心地对大家说道。这一年最后一天,他们完成了某跟踪雷达方案论证报告,那个年代,科研人员信念坚定,当年的任务必须当年完成,他们坚守着科研计划底线!

  回想任务由来,1982年的英阿马岛之战,阿根廷空军发射的价值二十余万美元的“飞鱼”导弹,将英国海军排水量4500吨、价值数亿美元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击沉,为世界所震惊。为了提高大型舰船的生存能力,世界强国竞相研制近程反导武器系统。国外先进的武器系统历来对我国严加封锁,胡小全深知,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要研制自己的近程反导武器系统,一切都要依靠自己,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于是“七五”期间,20所的低角跟踪技术项目预研立项。为后来研制某雷达打下坚实基础,该雷达是某武器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从原理样机立项论证到初样机的研制再到正样机的研制,历时15年之多。那是一段极其艰苦的岁月,又是一段极其难忘的岁月。

  “原理样机研制时,团队核心成员只有5个人,项目经费也只有9万元,为了节省开支,我们经常在所里‘捡东西’,把别的项目组不用的设备翻新改造一下加以利用。世界上从来不缺少困难,缺少的是想解决问题的决心。后来我们没有场地做试验,于是我们又把所里废弃的方仓车改造后进行调试工作。为了追赶进度,我们一边进行原理样机研制一边进行工程实践。”胡小全感慨地说道。“在东北的海军某试验基地进行外场试验时,我们住的地方距离试验基地坐车大约需要一小时,零下三十多度的温度把土路都冻得起了大泡,坐在车里就像是做‘人肉颠震试验’。我们穿着棉大衣在室外做标定试验一站就是一整天,冻得感觉就像没穿衣服一样。每天一干就到大半夜,没有人抱怨,没有人喊累,大家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要完成任务。”

  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去努力,而是因为努力才看到希望。在研制原理样机时,由于要攻克很多技术难关,要实现从无到有,项目一度被要求放弃研制,胡小全和团队坚持认为近程反导系统一定要有雷达。于是他们顶住压力和质疑,默默地坚持着,历时15年,他们终于完成正样机的研制。

  从定型样机到批量生产,设备的很多技术状态需要固化,大量图纸需要满足工程化。胡小全对图纸的每一处更改,都严格把关、亲自审核批准。每一次系统联试,每一次现场排故都可以看到胡小全的身影,他凭借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带领团队解决了诸多技术问题。正是这种认真、严谨的作风,才为该“明星产品”的质量打下了良好基础,也为该产品赢得了良好的声誉。2021年,某雷达荣获第九届南京国际雷达博览会十大明星产品之一。

  老当益壮 不移白首之心

  2013年,年过半百的胡小全依然坚守在科研一线,他开始向协同作战信息系统专业领域发展,担任项目总师,牵头与六大军工集团和12家军工单位开展型号研制工作,完成了海军某协同作战重点型号项目的立项批复。

  2018年,从寒风凛冽的冬天到湿热难耐的夏天,长达180余天,胡小全坚持和年轻人一起扎根在试验现场,有力地推动了陆上联调试验各项任务的有序开展,为下一步系统鉴定和列装定型奠定坚实基础。

  胡小全经常教育年轻人,心之所向,路就只有一条,那就是加油干。决心是一回事,谋划是一回事,付诸实践,才是最重要的事,坚持加努力一定会成功!产品如其人,我们要努力做精品工程,我们要追求“高起点,上水平”。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我们绝不能只做一名甘做冷板凳的苦行僧,还要乐于思考,勤于实践,善于表达,学会将头脑中的想法落实于手中的精工细作,然后将每一份收获都点缀成军工人眉宇间的自信神采。

  如今,年过六旬的胡小全谈及当年攻坚克难的点点滴滴时,他的眼睛在发光,眼神里充满坚定。他始终默默坚守在科研一线,用科技创新引领着专业发展方向,用自己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创造新的概念、想法、方案,又将之变为实实在在的武器装备。他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一位国防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与担当!

打印 关闭